来袭!购买免税烟“饮鸩止渴”
近日,免税店烟草销售火爆的新闻屡见不鲜。朋友圈、社交媒体上,晒免税烟的图片和视频更是层出不穷,许多人将购买免税烟视为一种“省钱”、“划算”的消费行为。然而,这种看似“占便宜”的消费背后,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,如同“饮鸩止渴”,最终只会带来更大的危害。
免税烟之所以价格低廉,主要是因为其税收负担较低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其质量更好,甚至可能存在一些监管盲区。一些人为了追求低价,不惜从非正规渠道购买免税烟,而这些渠道的商品真伪难辨,质量难以保证,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。 即使是从正规渠道购买,也需要注意,低价的诱惑下,容易忽视对烟草本身危害的认知。很多人在购买免税烟时,往往会因为价格优势而购买数量更多,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吸烟的频率和数量,最终导致吸烟危害的累积效应放大。
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:“反正都要抽,便宜点就买免税的呗!” 这种想法看似合理,实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。吸烟本身就是一种高危行为,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,诱发肺癌、冠心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多种疾病。而长期吸烟造成的健康损害是不可逆转的,即使省下一些钱,也无法弥补由此带来的健康损失。
近些年来,国家不断加大对烟草控制的力度,提高烟草税收,加强对烟草销售的监管,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吸烟人群,降低吸烟率,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。免税烟的销售虽然符合相关规定,但其低廉的价格仍然会刺激消费,抵消国家控烟政策的部分效果。一些人为了追求低价,甚至会大量购买免税烟,再转售牟利,这无疑加剧了烟草的流通,进一步扩大了吸烟的危害范围。
更重要的是,购买免税烟容易形成一种心理暗示,让吸烟者认为吸烟是“可控”的,“可以接受的”。这会降低吸烟者戒烟的意愿,阻碍其寻求戒烟帮助。而“饮鸩止渴”的逻辑也正体现在这里:为了短暂的“便宜”,牺牲了长期的健康,最终得不偿失。
化名张先生(文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)是一位资深烟民,他曾因为免税烟的价格优势而大量购买,甚至一度囤积了大量的免税烟。然而,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逐渐意识到吸烟的危害,并开始尝试戒烟。戒烟的道路异常艰难,张先生坦言,自己曾经多次因为想抽烟而痛苦不堪,而当初贪图便宜囤积的免税烟,更是加剧了他戒烟的难度。
化名李女士(文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)则是一名曾经的重度吸烟者,因为长期吸烟导致肺部出现严重问题,最终不得不接受昂贵的治疗。回忆起当初购买免税烟的经历,李女士悔恨不已,她认为,当初如果能早点意识到吸烟的危害,并及时戒烟,或许就不会落到如此境地。
免税烟的低价,如同一个诱人的陷阱,让人沉迷于短暂的“实惠”,而忽略了潜藏的巨大风险。 从长远来看,购买免税烟并非省钱,而是“饮鸩止渴”,它不仅不能解决吸烟者的问题,反而会加剧吸烟的危害,最终付出巨大的健康代价。与其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,不如积极戒烟,守护自己的健康,这才是真正的“省钱”之道。 政府的控烟政策,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积极配合,理性消费,避免因为贪图便宜而陷入“饮鸩止渴”的困境。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,才能营造一个健康无烟的环境,让更多人远离烟草的危害。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发表评论